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渝北区首批3个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成立

发布日期:2020-01-22 18:31

1月20日,我区“三社”融合和“三农”发展迎来重大喜讯:首批3个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大盛镇青龙村、统景镇东河畔、大湾镇金凤村等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成立,这标志着全区“三社”融合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掀开了新的一页。

区委书记唐川,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李洪义出席大盛镇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成立活动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谭庆主持活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联铁,区政协主席彭建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詹仁明,区委副书记邓孝明,区委常委罗勇、王小渝,副区长颜其勇等出席活动。

活动中,唐川为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揭牌;唐川、李洪义、谭庆等领导为合作社股东代表颁发股权证;合作社新当选的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与股东代表见面。

唐川代表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对我区首批3个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领导和群众致以新春祝福,并详细宣讲了我区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改革背景、创新举措和可喜成效。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部署和推动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这一重大改革,为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去年以来,渝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全市《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把“三社”融合发展作为提升农村“双十万工程”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观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先后在大盛、大湾、统景等9个镇街的12个村开展试点,并率先探索出了“一社三部”组织模式。今天成立的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有利于把农民组织起来,推动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接下来,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铆足干劲,以点带面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真正让“三社”融合发展成为破解“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紧扣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

李洪义对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渝北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探索“一社三部”组织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渝北区党委、政府把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作为深化改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大胆探索创新,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和配套财政资金。渝北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大力发展股份专业合作社,创新构建“一社三部”组织模式,推进迅速、效果明显,为全市有力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工作和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作出了有力探索、提供了示范样板。希望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以及渝北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并积极与基层供销合作社融合互补、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农民生产生活。

据悉,“三社”即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信用社,是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服务“三农”的三大主体。开展“三社”融合发展试点,是市里交办给渝北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是我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是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无人种、种地不赚钱、农产品供销脱节、集体与农民关系不紧密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渝北深化农村改革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区供销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渝北区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三社”融合发展的根本,着眼于发展村集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有效组织农民、利益链接农民,大胆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功能、供销功能、金融功能“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抓住土地和资金入股、利益分配、建章立制等关键环节,强化股份合作社的生产、供销和信用服务,通过创新设置“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并下设“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互助部”,全面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助推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三社”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市改革办、市农商行有关负责人,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全区各镇有关负责人和青龙村群众代表参加活动。

当天上午,区委副书记邓孝明为统景镇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揭牌;副区长颜其勇为大湾镇金凤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揭牌。


记者 郑和顺 欧云霄 谭臻